观看了市院组织的“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主题沙龙活动,嘉宾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让我感触颇深。
作为一名公益诉讼干警,与其他部门的同事们相比,我们更像是从事户外勘测的工作人员,田间地头跑,大街小巷遛,用脚步丈量着我们生活的家园。
为了查看污染水域,我们冒着大雨,踩着泥泞,翻山越岭;为了监督安全生产,我们不畏酷暑,头顶烈日,勘察现场;为了调查取证,准确鉴定,我们隐藏身份,暗查暗访。养猪场、养鸭场、建筑施工工地、水库、矿山……这些看似和检察工作毫不相关的场合,就是我们的工作日常,可以说,只有大家想不到的地方,没有我们没去过的现场。生活不是只有美丽与祥和,在看不见的地方也存在着丑恶和危险,很荣幸我能做一名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在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工作的630天里,从调查取证到案件磋商,每一个案件,每一份检察建议,都让我增加了社会责任感,身边的“检察蓝”让我充满了正能量。“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我热爱公益诉讼,也敬畏公益诉讼,无论未来的道路如何,我都将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谱写检察青春之歌!
市院此次举办的“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主题沙龙活动让我感悟良多,这些优秀的青年干警们在台上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怀、饱满的热情,讲述了他们如何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怎么来面对挑战和困难,展现了独属他们的不同风采。
他们对检察工作的热爱,对工作质量的极致追求,对担当重任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学习永不懈怠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个人。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学习不仅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更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方法,唯有不断学习,人生才有更多可能。要慢慢地增加学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通过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掌握技能技巧,提升能力水平,在奋斗的青春中,成就检察事业华章。
近日,市院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举办了“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主题沙龙活动。此次的活动中,来自各业务条线的业务标兵、能手分享了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让我获益匪浅。作为一名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青年干警,更是对那句“啥都不行,干民行;干了民行,啥都行”的印象尤为深刻。
作为一名青年干警,应当更加自觉强化自身,敢于担当作为,自觉践行张乐检察长在此次沙龙中对我们提出的“四多”寄语,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多交流,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苦干实干,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对于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干警而言,这点特别的重要。民事、行政的法律和法规纷繁复杂,而检察机关受理的监督案件,又多是经历过法院一审、再审后的案件,矛盾纠纷多、处理难度大,我们更应当时刻警惕,不断学习,锤炼自身业务能力,培养过硬本领,对标先进,争做表率。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主题沙龙活动是一场先进事迹的报告会,更是一堂生动的公开课。源于热爱、始于坚持、不忘初心、善学习、勤思考、多总结、多交流是各位优秀青年检察干警共同的品质,也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向各位榜样学习,追随着那束正义之光,学习他们对检察工作的执着坚守、精研实干、勤勉尽责,学习他们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怀。我们该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在检察道路上不断前行,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在检察岗位上绽放出属于自身个人的光彩。
这次“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主题沙龙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干货”满满,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聆听几位优秀青年干警的备赛参赛心路历程,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要慢慢地增加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青年干警要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际在做的工作的开展;二要加强法律业务知识的学习,一直更新法律知识储备,既在工作中学,也在生活中学,以滚石上山的韧劲不断的提高自身履职能力;三要眼里有活,手里出活,以追求极致的态度精进笃行,积极担当作为,保持对工作的热爱。
此次“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主题沙龙活动分享的内容干货满满,让人受益匪浅。嘉宾们分享了他们在办案中淬炼提升、在竞赛中取长补短、在工作之余也不忘全方位提升的工作体会和备赛经验,让我清楚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也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青年干警,我将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做到:一是主动加强学习。保持饥饿状态,持续输入学习法律知识,并进行总结输出,不断的提高个人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勤于思考,在实践中淬炼自己、收获真知,在日常监督办案中注重规范性、逻辑性,锻造过硬业务本领。三是时常检视自我。通过检视自身不足,学会自我成长,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拓宽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