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CHEN KAI、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宗红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宗红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及经营目标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入资产的人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有关人员均应当对此保持充足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业务经营受各种风险因素影响,存在宏观经济与市场风险、公司主体业务方面的风险、财务风险、人才风险等相关风险因素,公司在本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就此做了专门说明,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1,152,046,53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公开披露媒体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载有董事长签名的2024年年度报告原件;
上市以来,企业主要从事的金属材料的物流供应链服务, 包括仓储、分拣、套裁、包装、配送,以及相应的技术支 持服务等未发生重大变化;2011年开始,公司逐步进入半 导体行业的LED外延片及芯片制造领域;2016年4月公司 收购江苏绿纬锂能有限公司,进入锂电池行业;自此公司 形成了金属物流、LED及锂电池三大业务的总体业务格
自2020年9月2日起,公司的控股股东由澳洋集团有限公 司变更为香港绿伟有限公司,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沈学如 变更为CHEN KAI。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确定的标准享有、 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 影响的政府补助除 外)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非金融企 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
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产生的损益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随着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发展,作为底层支撑的电动化要求催生出了越来越丰富的锂电池应用场景。锂离子
电池作为万物互联的关键部品,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报告期内,锂电池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根据功能及应用领域差异,锂离子电池的下游主要应用市场可分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动力锂电池市场和储能市
场。公司现有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聚焦于消费类的小型动力系统,应用在电动工具、清洁电器、智能出行(电踏车/电摩)
等市场,同时BBU后备电源、AI机器人、eVTOL、生物医疗等新兴应用场景的出现,支撑未来整体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电动工具:伴随锂电池技术不断发展,无绳化、小型化、轻量化使得电动工具更加便捷,电动工具需求保持快速增
长。同时,国内电芯同行在高倍率电池领域与国际锂电池厂家的差距日趋缩小,在品质、性能、服务、成本等综合优势
加持下,国际电动工具巨头对于电芯供应链的选择已经明显倾向中国。伴随着海外交付能力的落地,客户对国际政治、
法规、制度的担心得到缓解,锂电池国产替代进程重新出现加速。2024年,海外主要电动工具厂商之前受通胀等因素影
响的去库存进程基本结束,恢复正常采购,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国内电芯行业销售呈现增长态势。根据EVTank
数据显示,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经历了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以来,新产品不断推出,下游渠道继续
补库存,同时降息周期带动北美房地产市场回暖,电动工具整体市场大幅回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全年出货量同比增
长24.8%达到5.7亿台,带动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增至566.4亿美元。
清洁电器:采用锂电技术的无绳化充电式吸尘器在便携程度、噪音大小及多场景适用等方面相较于有线式吸尘器都
具有显著的优势,逐渐成为吸尘器市场上的热门产品,整体吸尘器市场正在加速锂电渗透,有线式吸尘器存量市场将逐
渐被无线式新型吸尘器所替代。同时,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等创新清洁电器的日益普及,扩大了整个赛道的电芯需求。
根据 EVTank预测,到 2025年全球清洁电器用锂离子电池将达到 12.5亿颗。
智能出行:兼具“休闲健身+通勤”属性的电踏车在欧洲、北美和亚太等国外市场蓬勃发展,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
2013-2022 年,欧洲电动两轮车销售量由91万辆增长至550万辆,CAGR高达22.1%,逐年呈现高质量增长,根据CONEBI测算,2025年欧洲电踏车销量达到650万辆。
因为基础设施、购买力等因素,东南亚、南亚、印度等区域具有良好的两轮车文化,其中主要为燃油摩托车。根据
ASEANstats 数据,东南亚目前约有2.5亿辆的摩托车保有量,电动摩托的渗透率非常低。随着燃油车带来的空气、噪音
污染以及日益增加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问题,在禁摩令、油换电激励政策、电商及线上餐饮服务业发展的共同推动下,
海外的电动摩托车市场进入加速阶段。根据沙利文预测,到2026年高速电摩锂电池用量超过10亿颗。
BBU(后备电源)市场:随着AI计算需求激增,数据中心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正面临新的挑战,也为锂电应用带来新的增量。相比传统UPS和柴油发电机,BBU具备响应速度快、体积小、布局灵活等优势,采用锂电池技术的BBU,一方面,
其5-10年的使用寿命和快充特性能显著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另一方面,在新型AI数据中心采用的高压直流配电系统
中,高倍率BBU可表现出更高的电力转换效率,有助于优化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结构。随着英伟达等全球芯片龙头企业计
划在新一代服务器中将BBU列为标配带来的示范效应,预计BBU作为圆柱锂电池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渗透率及需求
eVTOL市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新的特大城市的出现,拥堵问题将在全球范围内恶化,各国都在积极研究新的交通方式--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eVTOL这种结合空、地两种场景的出行方式相比传统方式,具有较高的颠覆性和
可替代性。根据Morgan Stanley的预测,全球eVTOL行业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350亿美元,而到 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000亿美元,2040年更是有望超过万亿美元,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 eVTOL 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它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AI机器人:据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在SkyQuest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报告中提
到,该类型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2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349.6亿美元,预测期(2023-2030年)的复
合年增长率为42.1%。 高盛研究公司(Goldman Sachs Research)分析师、中国工业技术研究部负责人杰奎琳·杜
(Jacqueline Du)在报告中提到,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总目标市场预计将达到380亿美元,比之前预测的60亿美
元增长六倍多。对出货量的估计在同一时间段内增长了四倍。高盛分析得出,工业用途的机器人将先行于消费类机器人,
而消费类机器人的销量将在未来十年迅速增长,在短短十年内每年超过100万台。随着全球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布局人形
机器人,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内企业也不断进入该领域。尤其是随
着机器人在春晚的表演,代表着人形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产业进程已进入商用落地阶段。
LED,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新型固态半导体器件。LED 产业链包括 LED 衬作、LED 外延生长、LED 芯片制造、
LED 封装和 LED 应用五个主要环节,一般将衬作、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视为 LED 产业的上游,封装视为中游,应用
视为下游。LED 应用领域主要为照明及显示领域。全球 LED 芯片行业重心不断向中国迁移,经过十余年高速增长,目前
2024年,LED芯片行业在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创新、应用领域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均表现出积极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通用照明市场,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早期开始使用的LED灯具,已陆续在2023年起达到寿命极限,带动二次替换的需求占比逐年上升,预计会成为未来五年照明市场成长的重要驱动力。至2025年,二次替换需求将会超
过一次替换以及新装需求,成为LED照明市场关键主力;而至2028年,将有约78%的LED照明需求来自二次替换。
而在MiniLED应用领域,随着LED芯片技术继续取得进步及成本的下降,叠加面板厂近年来推行的大尺寸化策略不断推动国内TV市场销售结构朝大屏化升级,推动了MiniLED TV销量渗透率进入快速增长期。同时,2024年度国补政策
助力,尤其是去年三四季度,在国补政策全面“发酵”下更是进一步带动了MiniLED TV的销量渗透率的爆发。根据机构
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MiniLED TV销量渗透率大幅增长至18%,销量同比翻近7倍,已成为市场成长
2024年,Micro LED投融资速度、技术研发速度进一步加速,在投影、HUD、AI眼镜、数字车灯、嵌入式影像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TrendForce预测显示,未来几年随着晶片垂直堆叠与色彩转换技术的成熟,Micro LED微显示
方案的渗透率或将持续提升,2030年在AI/XR市场渗透会达到44%,市场有数十倍的增长空间。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预估,预计到2030年全球Micro LED市场规模将达到256.5亿美元。
LED行业是一个技术不断升级而应用场景不断开拓的行业,随着LED芯片在照明、显示、汽车、智能设备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MiniLED、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推动下,LED芯片在高端显示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MiniLED在显示和背光领域加速渗透,而Micro LED蓄势待发,势必要将这一终极显示技术带入到C端消费场景之中。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本质作为工业服务外包的中国金属物流配送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我国的金属
我国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物流行业和汽车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制造)、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ICT)的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下游制造业企业将会越来越倾向于将金属物流配送业务外包。金属物流配送行业将有效提高
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将有力推动金属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报告期内,行业整体发展稳定。
公司主要是做锂电池、LED芯片及金属物流配送三大业务,拥有20多家控股子公司遍布于马来西亚、中国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公司长期坚持“开发高端产品、服务高端客户”的商业理念。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未发生变化。
全资子公司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圆柱动力电池领域具有18年的研发和制造经验的积累,拥有
目前国内外顶尖水平圆柱型锂电池智能化产线,具有大规模的圆柱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公司锂电池产品主要应
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智能家居、智能出行、BBU(后备电源)、eVTOL、AI机器人等消费类领域。天鹏电源在圆柱
电池领域技术积累深厚,尤其在高倍率小动力锂电池应用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进入全球TOP4电动工具国际品牌公
司供应链的小型动力电池主要供应商。同时,公司的容量型产品也通过了国际顶级品牌客户的验证,形成了良好的市场
公司LED业务主要从事LED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具有从蓝宝石衬底切磨抛、PSS、外延片、LED芯片、CSP特种封装的完整产业链。公司装备了业内先进的LED外延片及芯片制造设备,技术水平、产能规模及成本控制水平在行业内处于
领先水平,是全球主要的LED芯片供应商之一。公司坚持持续探索“用最少的电发更多的光”的技术应用,坚定不移的
公司从事钢板和铝板的仓储、分拣、套裁、包装、配送以及来料加工,并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在长三角及珠三角
建立了中国首屈一指的能提供多品种规格金属材料增值服务的大型金属材料配送中心。
一直以来,公司核心管理层高度稳定,在长期运营中形成了务实、稳健、精细的经营风格和实事求是、注重成果、
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凭借远见的战略洞察和上市公司平台,公司持续探索并把握更具成长性的商业机会,从传统产业
进入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高壁垒、高成长科技制造行业。同时,公司通过极具情怀的使命愿景,清晰务实的近、中、远期
战略规划,持续的流程建设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依托各板块从实战中打造出来的卓越核心管理层的专注执行,不断
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各板块所属行业领先的战略目标。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变化。
公司致力于持续加强研发体系建设,扩充研发团队人员配置,全面提升研究与开发技术水平,形成了涵盖基础材料、
技术平台、产品开发,及工艺、设备的全面技术体系,不断缩短与世界顶级同业的产品差距,以技术引领高端化、全球
化进程。多年以来,天鹏电源通过持续投入,在高倍率小动力锂电池上,具有领先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天鹏电源目前已
形成了兼具NCM、NCA及LFP的锂电池技术与产品体系,尤其是NCA体系的电池研发及制造在国内锂电池领域独树一帜。
公司的钠电池和LFP大圆柱继续按计划推进开发,并积极开展半固态/固态电池的技术与产品研究。
公司持续专注于圆形电池的研发制造,聚焦小动力电池的新兴应用场景的前瞻性探索。依靠业内良好的口碑,天鹏
电源正在积极拓展BBU后备电源、eVTOL、AI机器人、生物医疗等应用领域,并与相关领域头部客户形成了领先性产品
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追求卓越的公司文化是品质保障的基础。世界一流的水分、温度、金属异物等环境控制,实
验室级别的材料质量控制,自主研发的EMS系统和核心的分容化成设备,体系化的专业工程师培训,精益求精的工程设
计和层层验证,充分支撑了公司产品的品质稳定,公司产品已经成为全世界高端客户长期信赖的选择。
公司持续引领国内行业设备革新,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创建数字化制造工厂,充分保障公司产品制造过程高
江苏天鹏在圆柱锂电池领域深耕多年,尤其聚焦以电动工具、清洁电器为主的小型动力锂电池市场,以高品质、高
性能产品与优良服务在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逐步树立了值得信赖的高品质圆柱锂电池的品牌形象。主要国际知名品
牌工具和清洁电器制造商均与公司保持稳定合作,江苏天鹏已然成为国内高端倍率型锂电池领先供应商。
近年来,公司产品出口比重快速提升,同时国际地缘政治、贸易政策风险也在上升,为应对风险、增强海外客户服
务能力、有效拓展海外业务,公司确定了全球化战略。2022年,公司正式开启了马来西亚产能建设,2024年5月厂房封
顶。同时,公司布局全球营销网络,扩展了国际业务团队规模、强化了国际业务拓展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有利于公司
淮安顺昌的产业链从衬底切磨抛、PSS、外延片一直延展到LED芯片及CSP特种封装,属于行业内极少数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主要芯片供应商。完整产业链有利于发挥技术协同效应,为打造高端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实现了显示Mini背光、大功率倒装背光芯片及超高光效植物照明等应用领域的产品性能行
业领先,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中高端产品体系。淮安顺昌坚持长期化、常态化进行研发体系建设,把技术领先作为企业
发展的基本理念,大功率倒装芯片技术领先同行,大功率倒装芯片TV背光产品实现国内首创应用。另外,大功率倒装芯
片在汽车照明应用得到台湾地区和大陆的主流封装厂认可,并且开始大批量出货。同时,公司积极实施专利布局,不断
依托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通过持续的攻坚拓展,公司背光产品已成功进入多家知名品牌终端厂商供应链,成为
公司作为金属物流配送行业龙头企业,凭借着规模化的运营、精细化的管理体制及专业创新的服务,得到客户的普
报告期内,公司以管理变革促进竞争能力的提升,公司恪守“追求卓越”的经营态度,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应对市场
的瞬息万变,坚持以奋斗者为本让组织内部充满活力,坚持“科学种田”的经营方法让经营理念落在实处。
在公司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75,619.99万元,同比增长29.38%;实现营业利润59,693.07万元,同比增长244.83%;净利润54,357.40万元,同比增长171.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783.96万元,同比增长246.43%。
2024 年度,公司锂电池业务呈现同比大幅增长态势。随着电动工具锂电池海外大客户去库结束,公司海外订单规模
增加明显,海外客户订单总体营收占比接近 5 成。同时,在公司管理层与锂电池业务团队的努力下,积极拓展能量型产
品线与应用场景,尤其在智能出行市场获得了明显的订单增长。公司始终践行“助能创新者”的使命,报告期内,持续
推进BBU 备用电源、AI机器人/机器狗、eVTOL、生物医疗等更具成长性的新兴应用场景布局,助能创新客户巩固先行优
管理变革:公司继续推进管理变革,通过战略规划管控战略方向,落实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从企业顶层设计进行
善与顶层设计一致的流程体系。报告期内,新建流程制度78份,其中业务流程制度44份,支持流程34份;修订流程制
度275份,其中业务流程制度修订148份,支持流程修订127份。同时,践行IPD的核心思想,成立产品投资管理中心,
打造从市场、产品管理、产品开发、技术开发的跨部门协作平台,洞察市场的创新需求,分离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协
同研发平台的异步开发与技术复用,将产品开发上升到企业的投资行为。以上举措,有利于公司的有序、高效运营,实
技术储备:公司坚持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引入科学设计方法论和工具。报告期内,首次建设AI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和
数据库中心,提升材料、电芯设计开发效率。同时,推进包括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电芯用九系、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10C
快充石墨技术、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电芯用高首效硅基负极材料、高能量高功率电芯用二代 CVD 硅碳负极材料、超高电导
率电解液配方技术、高能量密度凝胶电解质体系技术、高能量密度复合固态电解质体系技术等多项主材材料自主创新,
团队建设:公司继续加强团队建设,重点打造并扩大了海外业务团队规模,在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增设了办事处,
美欧市场的销售机构也在筹建推进中,全球营销网络的布局增强了公司海外客户的服务能力,为获取更多海外客户订单
产能布局:为应对贸易政策风险和提升海外客户服务能力,公司坚定推进全球化战略,推动马来西亚锂电池投资项
目加速建设,马来西亚项目厂房已于2024年5月封顶,并于2024年10月进入机电安装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投产。未来随着马来西亚项目投产,将对海外销售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推动国际大客户国产化替代进程。
业务拓展:锂电池整体出货量增长 80%,其中电动工具国际客货订单量修复明显,智能出行应用出货量快速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5.87 亿元,同比增长 57.99%;毛利率 21.94%,较上年同期增长 13.51
近年来,公司始终贯彻推动LED业务向显示领域转型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及产品研发为抓手,追求产品布局领先一步,在高端产品领域竞争力不断提升。MiniLED等背光芯片领域成功进入全球主要头部客户供
应体系,取得了领先的市场份额;在植物照明、汽车照明等领域也不断切入。公司还领先的推出了 CSP 芯片级封装产品,
该产品有利于公司在汽车应用、工商业照明领域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占份额;Micro LED产品研发立项推进中,该产品
可用于AI/XR领域,具体可应用于AI眼镜与交互设备、AR/VR设备、可穿戴设备、车载与商用显示等。
报告期内,随着LED芯片行业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MiniLED TV渗透率大幅提升,需求规模呈现翻倍式快速地增长。
受益于公司在MiniLED等显示领域的持之以恒的布局,目前公司在国内MiniLED TV领域达到50%份额。另外,植物照明
应用超高光效白光倒装芯片产品全球市占率超过60%。报告期内公司LED业务表现出色,LED业务整体营业收入约15.25
作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的主要业务之一,公司始终关注更具成长性的终端应用市场布局,目前,汽车/新能源
汽车应用场景的金属材料配送比例已超过60%。金属物流配送业务在2024年度继续保持稳健运营,在细分行业始终保持
领头羊。公司以业务需求驱动产品革新,创新推出“绿色低碳高比例回收钢”产品,填补了3C产品客户端绿色低碳产
报告期内,公司金属物流配送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营业收入和利润贡献保持小幅增长,毛利率保持稳定。
报告期内,随着电动工具锂电池海外大客户去库结束,公司海外订单规模增加明显,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其他应用场景,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