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的提升,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也迎来稳健发展态势,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规模和数量不断在增长。日前,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在北京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下称《报告》)透视出当前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的变化。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个人与家庭财富快速积累和富裕群体日益庞大,作为向高净值人士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基础的全方位、高层次服务,私人银行业务慢慢的变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着重关注的业务领域。
《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241万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262万人,预计到2021年底,这一数字将增至近300万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达约96万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高净值人群主力发生了变化,董监高、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员成新富人群,首次超越创富一代的企业家群体。《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高净值人群结构更丰富多元,伴随着互联网、新能源等新经济、新行业发展迅猛,股权增值效应助推新富人群崛起。董监高、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员群体规模占比由2019年的36%升至2021年的43%,而创富一代企业家占比缩减至25%。
从年龄上看,年轻群体创富速率加快,40岁以下高净值人群中,新经济董监高、新经济创富一代为代表的新富群体占比明显提升,慢慢的变成了高净值群体的中坚力量,占比从2019年的29%升至2021年的42%。
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高端高净值人群主力发生了变化,这说明我们国家整个经济稳步的增长速度快,整个结构也在优化,服务业更加发达起来,专业技术人员、董监高、职业经理人收入也在提高。其次,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多年来,财富在不间断地积累,原来更多财富是创富一代创造出来,现在有些财富是多年积累下来,这也说明创富的需求任旧存在,财富的安排、规划、传承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记者注意到,新富群体迅速崛起离不开新经济、新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推动。新富群体所从事的行业和领域,大多数集中在新兴起的产业。从行业细分的角度来看,2019-2021年,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线上教育、医疗服务等新兴行业的优质企业成为长期资金市场追捧的对象,上述企业的IPO、股权融资案例数量和金额均名列前茅。
高净值人群持续迅速增加,给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目前,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券商、私募、信托、第三方机构等共同参与市场角逐,私人财富管理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
《报告》指出,在选择打理财富渠道方面,高净值人群对于将资产交由专业机构配置的意愿加强。创富一代整体更偏好寻求机构方面专业意见,但不一样的行业的企业家存在不同机构偏好。新经济创富一代企业家投资渠道更加多元,更偏好从非银机构如券商、私募等获取配置建议;传统经济创富一代企业家更加信赖认可银行渠道,更偏好直接从私人银行客户经理获取配置建议。
面对私人及家庭财富增长迅速的市场机遇,近年来,多家银行均不断加码私人银行业务。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的批复》,同意兴业银行筹建私人银行部,为该行所属分行级专营机构。
董希淼表示,银行是中国金融业的主体,在服务高净值人群发挥主要的作用,虽然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非常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银行虽然格外的重视高净值人群的服务,优势很突出,但是还有些银行不够重视。其次,对于高净值人群的服务,不但有金融服务,还有非金融服务,所以国内银行人才储备还很不够。最后,还要选择好的组织模式,有些私人银行业务专营机构其实效果并不好,还是该在内设机构设立。
在董希淼看来,银行要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服务,既包括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也包括非金融产品和服务,一站式地满足高净值人群的需要。银行的自身能力不够,可以加强跟外部机构合作,共同创新一些产品和服务,在私人银行业务上,还要坚持开放银行的理念,多方合作、协同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银行大力围堵虚拟币交易 大范围精准识别仍然吃力
银保监会查处5家银行 罚金合计约3.66亿元 贷款业务成违规“多发...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金融科技子公司“盈利之难”已破题
中国证监会修订《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 一是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二是允许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与管理人同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
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稳步的增长预期 “三驾马车”联袂发力 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彰显
6月15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万科A控股子公司为公司41亿元贷款提供担保
中国证监会修订《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 一是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二是允许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与管理人同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
毕马威中国发布《2024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银行业在挑战与机遇中稳健前行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