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培育“土专家”“田秀才” 宜宾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到恩阳田间地头

日期: 2025-03-19 作者: 新闻中心

  尹家下苏现代粮油工业园区,运用无人机播撒技能的“宜油47”油菜长势喜人。宜宾市结对帮扶巴中市恩阳区工作队供图

  近来,由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宜宾市结对帮扶巴中市恩阳区工作队(以下简称“宜宾工作队”)联合举办的“优质高油杂交油菜宜油47高产高效出产技能集成与演示”现场观摩训练会,在宜宾市结对帮扶巴中市恩阳区共建科技推广项目演示基地——尹家下苏现代粮油工业园区举办。

  据宜宾工作队队员、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正高档农艺师张义娟介绍,该项目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025年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演示转化项目,是由宜宾工作队活跃嫁接资源、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牵头申报,项目施行选址在恩阳,旨在加速宜宾油菜新种类、新技能和新形式在恩阳区集成推广使用,进步恩阳区油菜单产水平,助力当地大众致富增收。

  在项目演示基地,参会者观摩了“宜油47”在稻油轮作形式下大面积机械化轻简化演示效果,田间油菜长势杰出,出苗均匀,密度适中,无病虫灾。演示效果得益于“稻田精密整地+油菜专用缓释肥+拌种技能+智能无人机飞播飞防”等技能的集成使用。

  训练会上,张义娟对油菜中后期田管技能关键进行了解说:一是整理“三沟”,防治渍害;中耕松土,培土壅根,促进油菜根系成长。二是对迟播晚栽、基肥缺少,现在成长不良的弱小苗、紫红叶苗、长势不均的油菜田,恰当补施复配的氮-磷-钾可溶性肥料。三是对旺长田块,在晴天温度比较高时尽早去除早苔早花,在寒流到来时不宜摘苔,摘苔后及时追施适量速效肥料,促进下部分枝多发。四是蕾苔期和初花期加强油菜菌核病防治。此外,张义娟还介绍了“宜油47”的菜苔钙、硒以及果糖含量较高。

  参会人员边看边听,活跃沟通互动,共享互相的经历和感触。园区栽培大户岳秀毓表明,本年栽培“宜油47”种类600多亩,宜宾工作队带来的新种类抗病性强、单产高、菜苔味美,现正在采摘菜苔,每斤2.5元,每亩产菜苔400斤,人工采摘本钱每斤0.7元,除掉人力本钱,每亩收益720元。园区乡民王忠成介绍,传统的人工育苗移栽种1亩油菜本钱要900多元,工作队带来的机械犁地、无人机耕种、机收等新枝术,种1亩油菜只需300多元,现在每亩能节省六七百元的栽培本钱。

  恩阳区是全省“产油大县”,终年油菜在23万亩以上,全区油菜单产比四川省中等水准低10公斤在右,油菜工业提质增效空间较大。恩阳属丘陵山区,土地碎片化严峻,油菜栽培以传统的人工育苗移栽为主,机械化率低、用工量多,出产所带来的本钱高,加之乡村劳动力缺少,恩阳区油菜单产提高火急地需求完成机械化、轻简化出产,以降本增效。

  经过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演示转化项目展现、安排而且展开现场观摩训练会,宜宾农业科研成果最大极限地转化到恩阳的田间地头,不只协助当地打造了一批具有引领带动效果的科研演示基地,还为当地培育了一批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有用助力恩阳农业节本增效、农户增产增收,推动了恩阳农业工业高质高效开展。(余井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