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油菜、小麥等秸稈参加機器喂料口破坏,再和装备好的玉米等攪拌,最終變成顆粒。“這種青粗飼料用制粒機,是我的發明,2022年1月獲得國家實用新式專利証書。”昨日,海安曲塘生態養殖專業协作社理事長黃東聖說,有了這台機器,他養殖的七彩山雞和协作社成員養殖的家禽家畜都吃上了自己装备且價格廉价的混合飼料,最關鍵的是能幫助處理周邊農戶的秸稈,開機三個多月消化秸稈120多噸,節約養殖本钱10多萬元。
近年來,海安市全域整治農作物秸稈、禽家畜糞污、空置農藥包裝和老舊農膜等農業廢棄物,重點在農作物秸稈、禽畜糞污等方面,走出了一條“變廢為資源”的生態循環路徑,改进農村環境,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的雙进步。
在位於雅周鎮的海安市宏坤生態農業專業协作社裡,卷成捆的小麥秸稈堆成小山,一輛大貨車正在一卷卷往下卸,該鎮東樓村15組的陸漢顶用電瓶車一趟趟送來機器卷余下來的秸稈。“全鎮4萬畝犁地種植糧食,秸稈100%離田,並找到出路,沒有發現焚燒。”协作社理事長許華田說,他們出動4台大型機械用了20天時間,將一切秸稈打捆成卷,现在80%已經運送出去。
這麼多秸稈,這麼短時間離田,為水稻插秧騰出空間是怎么样才干做到的呢?“协作社2022年建立,我們的首要精力便是為秸稈找出路。”宏坤协作社總負責人荀為農說,拿本年來說,他們把秸稈送到在本市的發電廠發電,送給南莫鎮等種植蘑菇的大戶做培養基,送到姜堰的編織廠做托盤,送到本市的造紙廠做紙漿,送到養殖企業去做飼料的基料……這熟已經消化了小麥、油菜、蠶豆等農作物秸稈2.5萬多噸。
記者在位於曲塘鎮的海安市鴻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小麥秸稈經過除塵、軟化、干磨、纖維分離等環節,變成紙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黑色液體,流向近邻的海安普豪生物动力有限公司,被制作成沼液。這紙漿年產1萬噸,銷往3個生產瓦楞紙和蛋托的企業,相當於消化了1.8萬噸秸稈。
海安普豪生物动力有限公司建立於2016年,是一家特大型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混合沼氣發電演示單位,先后申請了“一種養殖場蛋雞糞的綜合运用办法”和“一種農業秸稈聯產纖維,生物沼氣和生物有機肥的办法”兩種發明專利。现在,日處理畜禽糞污300噸,日消化秸稈15噸。年產沼渣、沼液有機肥15萬噸。走出了一條“農業廢棄物—沼氣—發電—熱能收回—沼渣、沼液有機肥—生態種植”農業循環經濟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到现在,海安共建成沼氣並網發電項目14個,裝機容量4920千瓦,畜禽糞污處理問題得到必定作用解決,全市畜禽糞污綜合运用率保持在96%。
海安普豪生物动力有限公司董事長仇剛說,公司從2017年投產至今,每年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免費供给沼液有機肥。到现在,累計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供给30多萬噸沼液有機肥,覆蓋面積5萬畝。6月18日,雅周鎮龐庄村種糧大戶盧義東給公司業務員打了一個電話,不到兩個小時,公司生產的沼液就送到離他田頭最近的沼液池裡。
盧義東指著一片禾苗說,用沼液有機肥好處太多了。不必化肥,每畝可減少开销240元左右﹔水稻增產50公斤、小麥增產30至40公斤,每畝可增收400多元﹔還能省下人工。运用沼液有機肥,水稻和小麥的品質得到明顯进步,僅大米銷售價格每公斤进步1元以上。銷售給尚品协作社的“金禾元”大米連續三年獲評江蘇好大米金獎。
據海安市農業農村局數據,2008年以來,海安種養環節生態循環运用設施累計投入逾20億元。上一年,海安市各類秸稈資源,动力化运用7.02萬噸、基料化运用0.81萬噸、飼料化运用3.23萬噸、工業质料化运用0.43萬噸、肥料化运用52萬噸、其他類型运用5.01萬噸,秸稈資源化运用率達到97.14%。
海安還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及廢舊農膜採取網點式收回,上一年累計收回農藥包裝廢棄物1092.3萬件198.6噸,会集收回运用廢舊農膜123.7噸。 (趙勇進)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