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走进华能山东泗水新动力有限公司,在生物质电厂的主控室,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的出产数据勾勒出一串生态暗码——这儿每年可将27万吨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电能,让从前困扰农户的“生态包袱变身驱动山区复兴的绿色引擎。
作为鲁西南传统农业县,泗水县每年春夏两季发生很多秸秆。2020年冬,华能山东泗水新动力有限公司依托我国华能集团的技能优势,出资建设了泗水县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经过生物质热电联产技能,将秸秆转化为绿色电能和热能。企业负责人王刚算了一笔生态账:发电机组使用秸秆每吨可发电约700千瓦时,年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煤约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1万吨。项目自投产以来,累计消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超百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60万吨。
该公司构建“企业+农户”协作形式,经过30余个村级回收点,树立掩盖全县的秸秆收储运系统,完成秸秆全量化搜集。电厂发生的灰渣经加工后成为优质有机肥免费返田,构成“秸秆—动力—肥料—农田”的生态循环链,既改进土壤结构,又助力农业降本增效。“没建电厂时,每到麦季,大伙都头疼麦秸怎么样处理。”华村镇南崇义村农户张秀才欢喜地说:“现在好了,麦秸变成了有机肥,地越种越肥了。”
在“双碳”方针引领下,华村镇正以秸秆综合使用为突破口,书写生态维护与村庄复兴协同开展的新答卷。这一个项目完成了环境管理与富民强村的双赢格式。“华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星炯浩说:”咱们将以创立绿色循环演示镇为方针,培养更多生态循环农业项目,让乡亲们在绿水青山间收成更多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