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加速推进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生物质颗粒燃料凭借其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性,正成为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重要选择。
这种以秸秆、木屑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绿色能源,不仅有效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难题,更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多项研究表明,2025年生物质颗粒燃料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百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从全球市场来看,欧洲和北美需求尤为强劲。欧盟的“Fit for 55”计划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指令》(RED III)将生物质颗粒纳入碳中和战略,推动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应用。
国内市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同样表现活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政策持续发力,推动生物质颗粒在供热、发电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技术创新是推动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生物质颗粒生产技术正向智能化、标准化方向转型。
新型智能化颗粒机明显提升了产能,使颗粒燃料的热效率达到85%以上,较传统燃煤高出15%-25%。
在原料预处理领域,琥珀酸水热预处理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成功提高了颗粒的密度、机械强度和热值。
联合优发公司申请的“低含水量生物质颗粒燃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则有效提升了颗粒的抗潮湿性能和储存稳定性。
燃烧技术同样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生物质锅炉的污染物排放已达到天然气标准,为用户省去了昂贵的脱硫设备投入。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国内,《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等政策持续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双碳”目标更是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体系,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
具体激发鼓励措施方面,地方政府配套实施的 “绿能补贴+碳交易激励”组合政策,对生物质颗粒燃料用户给予每吨300元的运行补贴。
随着碳交易机制的完善,特别是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的重启,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的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增强。
在国际层面,欧盟的“Fit for 55”计划要求航运、航空等领域提升可再生与低碳燃料的使用比例,这为生物质颗粒燃料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在工业领域,燃煤掺烧政策要求生物质掺比不低于10%,激发了工业锅炉和发电厂的需求。
在民用领域,生物质颗粒供暖系统在欧美国家已较为成熟,全球生物质颗粒加热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80.12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的123.7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泾川县的实践案例展示了生物质颗粒燃料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模式。该地区通过 “企业+村集体”合作机制,不仅解决了农林废弃物处理问题,还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两试点村庄年均获得固定分红8.5万元。
在非能源领域,生物质颗粒还被用来生产生物基塑料和生物基纤维等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应用边界。
尽管前景广阔,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原料供应稳定性是首要问题。
运输成本高是另一大制约因素。生物质颗粒的经济运输半径通常不超过100公里,限制了市场范围的扩大。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一方面能够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使投资回收期缩短至2-3年。
山东宇冠机械有限公司 作为生物质加工处理设备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专业深耕生物质加工处理十余年,公司专注于生物质能源及木材加工领域核心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主营颗粒机、生物质颗粒机、木片机、木材粉碎机四大类核心产品,致力于为新能源开发、木材加工、环保回收等行业提供一站式设备解决方案。其中,颗粒机与生物质颗粒机聚焦绿色能源转化,能够高效处理木屑、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制成环保生物质颗粒,助力资源循环与节能减排;木片机与木材粉碎机则覆盖木材加工全流程,可精准完成原木切片与废料粉碎等工序,广泛适用于家具制造、造纸、人造板生产等多种应用场景。公司产品兼具高效能、低能耗和高稳定性特点,并可按照每个客户产能需求提供定制机型,为公司实现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设备支持。选择生物质颗粒机厂家。
未来,生物质颗粒燃料将与风能、太阳能协同发展,构建稳定低碳的能源网络。随着微藻、能源作物等新兴原料的探索突破,生物质颗粒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将进一步提升。
这个曾经的“边缘能源”正稳步走向能源革命的中心舞台,成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